bbin宝盈

江西南昌:就业路上一个也不落 让尊崇更有“温度”

一本工作簿,近千个名字后记录着专业技能、就业意愿等详尽信息;一个直播间,数百条弹幕后,是耐心回复与针对性指导;一期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掌握过硬职业技能……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bbin宝盈门深耕就业服务,让就业更有底气,尊崇更有“温度”。

点对点服务?动态跟踪让匹配更精准

仲春时节,南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就业股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王辉的电话响个不停——原来是向他报喜的退役军人。“我现在竞聘上公司管理人员了,每个月有4000多元,还交五险一金。”电话里,退役军人胡忠安高兴地说。

胡忠安是一名伤残退役军人,近几年由于做生意失利,萌生了应聘工作的想法,于是找到南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寻求帮助。

“在与他沟通后,我详细记录了他具备的工作技能、工作经验及他期望的薪资待遇、工作内容、环境等,并将求职信息发布至企业对接群,同时在日常与企业的联系、对接中帮他多留意相关岗位。”王辉说。

“也不是一次就应聘成功,在bbin宝盈门的多次牵线搭桥下,我最终走上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胡忠安告诉记者。

在王辉手机里,存有数千名退役军人的联系电话、微信,并且每一个都进行了备注。“只要他们打电话、发信息给我,我都会第一时间回复。每当退役军人打来报喜的电话,我的心里仿佛就有一块石头落了地。”王辉说。

为了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南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采取全方位、精细化、长效化的服务方式。

“首先我们建立了退役军人就业信息台账,摸清就业底数,同时进行动态跟踪。其次我们分别搭建了与用人单位、退役军人求职者沟通的线上平台,定期向用人单位推送求职信息,向退役军人求职者推送招聘岗位,实现就业服务常态化。此外,我们还制作了大量联系卡,许多在招聘会上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退役军人后续还可以联系我们推荐工作。”王辉介绍。

这是该市做深做细退役军人就业服务的一个生动案例。精准掌握退役军人就业底数,利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按照一人一档跟踪退役军人就业动态;聚焦退役军人实际需求,广泛走访对接用人单位,精准挖掘优质岗位资源,推动人才与就业岗位双向匹配;加大招聘会供给频次,搭建就业桥梁,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屏对屏指导?从军营到职场只需一场直播

“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一张退役军人服役岗位与退役后优势岗位对应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服役期间的岗位类型,分析自身可以转化的核心技能和对应民用优势岗位。

日前,在南昌市2025年“春风行动”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直播间里,“全国十佳创业培训师”、“马兰花SYB国家级培训师”、南昌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孙岚热情地向直播间观众介绍。

“AI大环境下,就业趋势有哪些转变,退役军人该如何把握机会?”“随着AI技术的发展,哪些岗位会受到影响?就业观念要如何转变?”直播间里,退役军人畅所欲言,把心里的疑惑都打在弹幕上。

“这里我再给大家提供一份军事化技能转型就业创业指南,帮助大家了解就业趋势、把握创业机遇。”导师就直播间观众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一个小时直播下来,感受到大家的就业需求和热情,我将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大家解答疑问。”孙岚说。

为提升退役军人就业能力,南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南昌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汇聚优质就业创业导师资源,持续组织开展退役军人直播带岗招聘和线上就业创业指导活动,为退役军人评估职业能力、量身定制就业方案、培训面试技巧等。目前,已开展直播活动10余场,收到简历数百份,解答问题近千个,累计观看人次超10万。

面对面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就业“硬实力”

“在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退役军人教育学院无人机飞行与组装专业经过为期5个月的深度学习,我系统掌握了飞行控制、植保作业等核心技术,现已成为某智慧农业企业无人机作业组技术骨干,实现从军事技能向新农业技术的完美转化。”日前,在bbin宝盈门的回访中,退役军人学员谭日越难掩喜悦之情。

和他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退役军人学员马世阳。通过“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技术”专业培训后,他获得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专项证书,如今顺利入职某智能制造企业,担任产线自动化调试工程师。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退役军人教育学院招生办主任介绍,该院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已形成成熟培养机制,在课程架构方面实施“理论+实战”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师资配置方面建立40人专职教学团队,2024年累计培养退役军人学员800余人,实现“结业即就业”的转化目标。

“职业技能培训由政府资助,退役军人在接受免费培训的同时还享受培训生活补贴。我们向退役军人广泛告知政策,摸底需求情况,组织参加培训,并全程跟踪参训前后情况。”湾里管理局退役军人事务办工作人员说。

这是该市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退役军人就业“硬实力”的生动写照。为让退役军人充分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竞争力,近年来,该市高标准遴选承训机构,构建以省内知名高校、职业院校为主,专业培训机构为辅的承训体系,推出无人机驾驶、电商直播、计算机应用等50余个培训专业,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多样、课程合理、师资优质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退役军人职业素养。2024年秋季,该市择优遴选全市11家承训机构,开设37个专业,共1242名退役军人参加培训,有效助力退役军人由军事人才向经济社会建设人才转变。(文/李丹?吴潇远)